清代宫廷画家作品近年的市场概况

清代乾隆时期宫廷绘画目前市场表现特别突出的是董邦达、钱维城、徐扬、张宗苍和金廷标等人的作品。此外,近年有作品流通的还有冷枚、周鲤、贾全、陆遵书、方琼、袁瑛、杨大章、黄增和陈基等人。

康乾盛世后,清逐渐走向衰落,文化艺术的高峰已过,发展较慢。从乾隆后期到清王朝灭亡的100多年里,宫廷画家中董诰的作品市场表现最佳。此外,冯宁、方熏、李秉德、沈振麟、屈兆麟、缪嘉蕙、胡桂和张恺等人也有作品流通。

例如:董诰

董诰为董邦达长子。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进士。累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传,直军机先后40年。其山水秉承家学,雅秀绝尘,与其父有大小董之称。他的《春景山水花卉册》在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品藻如春——清代御笔暨宫廷书画夜场”中以5290万元拍出,刷新了他以往的拍卖纪录;《万有同春》册页于2007年7月21日在西泠印社拍卖会上以770万元拍出,2011年6月4日此册又在北京保利以3910万元的高价拍出,短短4年时间上涨3140万元。


清代宫廷画家作品近年的市场概况

在2012年5月27号香港佳士得举行了一场顾见龙字画的专场拍卖,总共拍出9件顾见龙字画,本公司征集13件顾见龙字画,都以过百万的价格成交。这俩来,收藏市场的日渐火爆,以及百姓艺术欣赏水平与养生意识的逐步增强,兼具艺术收藏价值与升值空间的顾见龙字画逐渐成为众多藏家的心头挚爱。

清代字画是各有特点,更具收藏价值。如顾见龙的字画也是当中的精品。上文所指的金额便是最好的明证,是顾见龙字画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所表现出的成绩!点击淳道字画了解更多字画鉴赏收藏相关资讯。

清代画家最新市场走势

从清代宫廷绘画艺术的发展脉络来看,清代宫廷绘画历经顺治和康熙时期,后到雍正、乾隆时期,后到雍正、乾隆朝达到鼎盛。顺治时期,清代宫廷绘画处于初始阶段,影响甚微。到了康熙时期,经济和文化艺术有了大力发展,宫廷画家不断增多,按照宫廷意图进行绘事。特别是1692年,康熙皇帝设立如意馆,后来广收画师,创作了许多具有特殊历史价值与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而到了雍正、乾隆时期,清代宫廷画家中出现了与前朝不同的现象。这一时期有不少西方传教士画家来华,他们以写实功力供奉内廷,加上对中国画技法的融入,使他们在纪实绘画、历史题材绘画、肖像绘画创作,以至描写宫苑中御马和飞禽走兽中,彰显出其卓越的才能,深得皇帝赞赏。其中最具代表的是西方传教士郎世宁。他用中国绘画材料,以西洋画的强调透视、光影的表现手法作画,在改进中国画和推动中西绘画融合走出了重要一步,意义深远。

清代画作价格一路飙升,冷枚字画因风格独特,很受字画收藏家喜爱,价格也不错,下面可以看看清代字画的市场价位。


清代宫廷画家作品近年的市场概况

冷枚、顾铭、顾见龙、王敬铭表现最突出

从近年来的拍卖市场走势来看,自从中国艺术品成交价格进入亿元时代后,艺术品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清代书画这一板块也屡创佳绩,而为清代帝王服务的宫廷画家的作品,在市场中也表现优异。其中清中期著名宫廷书画家郎世宁、钱维城、刘墉、董诰等人的书画作品成交较为突出。
康熙时期,清廷画家的作品在近年市场上表现突出的有顾铭、顾见龙和王敬铭三人。顾铭和顾见龙同时进清廷,名重京师。冷枚(1732年作 虎子)以   1690万 成交!2000年至2012年,顾铭的作品上拍两件,成交1件;顾见龙的作品上拍59件,成交38件,总成交额418.76万元。顾见龙的《杜甫饮中八仙诗意》手卷在2011年6月5日的北京保利春拍中以138万元拍出,为其作品成交最高价。王敬铭的《仿赵孟頫云娇长春图》手卷在2008年5月21日的北京匡时春拍中以1008万元拍出,创其最高价。其他作品的成交价均未突破万元。


清代宫廷画家作品近年的市场概况

康熙至雍正时期的宫廷画家中,焦秉贞和冷枚的作品市场表现最为突出。2000年至2012年,焦秉贞的作品共上拍59件,成交40件,总成交额1691.1万元。雍正至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市场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郎世宁,金昆、唐岱、陈枚和丁观鹏的作品。
雍正至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市场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郎世宁、金昆、唐岱、陈枚和丁观鹏的作品。其中郎世宁的作品自2000年至今上拍数量为36件,成交26件,总成交额1.0367亿元。2005年5月30日,他的《秋林群鹿图》在香港佳士得拍出2149.68万元。2010年6月6日,其《山水册》(10开)在北京翰海春拍中以3136万元的高价成交,市场表现良好。

 以上是清代宫廷画家作品近年的市场概况,从中可以看出,他们的作品价格多则过亿元,少则数万元。价格之所以相差如此之大,与画家当时在政治和绘画上的影响密不可分,同时与作品本身的水平和市场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

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代表着当时帝王文化的品位与审美取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