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屏,四条屏尺寸说明
什么是条屏?
国画、书法的一种形式。其单独悬挂的称“条幅”,并挂的称“堂屏”或“条屏”,如“四条屏,八条屏,十二条、十六、十八、乃至二十六条屏”。
条屏的尺寸要求
屏条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由于画身狭长,为四尺或五尺宣纸对开,故能装裱成屏条形式。
- 2条单独挂的称“条屏”(屏条);
- 四幅并排悬挂的称“堂屏”或“四季(春、夏、秋、冬)屏”;
- 四幅以上多至十二幅甚至十六幅,紧挂相联,成双数的完整画面,称“通景屏”或“通屏”。又称“海幔”。
屏条最早从宋代开始流行用书画裱成条幅来装饰壁面,称为屏幅分为独景和通景两类。挂通景画屏时,必须顾及次序。独景数条,有的在内容上亦有联系。例如:春夏秋冬四景屏,虽各自独立但却有固定的次序。至明清时发展为4-12幅画面,拼接成整体的一幅连屏。称为“通景屏”。每一条屏条,要求裱的长短、宽窄、镶料都一样。一般都用一色浅米色或浅湖色绫绢装裱,通常尺寸比立轴要短,并排挂在一起,中间不露出墙壁,两端用色锦封。
国画四条屏:
国画四条屏就是以四幅为一组的画,它是中国画中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在特定而有限的空间中诠释山水、花鸟、人物等万物个性神情的美感。凭借画家对生活的原生态认知、理解,充满激情勾勒出和谐的旋律,寄情于神韵和形态,让观者品味赏真,入情入理,赏心悦目,使平凡的生活题材富于表现性的艺术魅力。
屏条一般为双数,少的为两条,多的可达四条、六条、八条、十二条、十六条之多,其中以四条屏的形式较为流行。山水四条屏以“四”为数,“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含义丰富,譬如四季、四时、四方、四海、四德、四谛、四书等均与之相关。山水四条屏展示灵活,挂起来往往可占一个壁面,洋洋大观,颇有气势。所以宋代以后,发展至明清,其形式已十分成熟。譬如,大幅山水画可分段来画,分则为单条,合则为一体;春、夏、秋、冬更是山水四条屏的重要形式,许多画家乐此不疲;也流行将画风相近的4幅竖幅作品裱成四条屏,这种格式对作品的要求是统一有变化,并能首尾贯气,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