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石刻在汶上县城东20公里 的水牛山上。它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原立于水牛山峰端,1973年移至县文化馆。碑高2米,宽0.86米,厚0.14米。上罩盖顶石一块,碑额中置佛龛。龛中雕菩萨1尊,盘膝而坐,神态端庄安然;两旁雕侍者各2人,线条优美;下配两狮作朝供状,栩栩如生。龛之两侧阴刻“文殊般若”四字。字高15厘米,宽约为20厘米,书体为隶楷相间,浑厚勃发。碑首下阴刻《文殊般若经》经文10行,每行30字,计297字,书体同碑额,字径5厘米。碑之两侧镌有善主职称姓名,因刻度较浅,现已剥落难辨。《文殊般若经》书体为由隶向楷过渡的代表作。据有关学者考识,《泰山经石峪摩崖》、《徂徕山摩崖》、《邹县铁山、岗山摩崖》等,均宗其书体神韵。该碑制作年代,素有争议。由碑侧所刻“经主励威将军,兖州东阳平太守×××……郡太守太山羊钟”等郡名、人名考之,应为北魏后期所置,书写者当为泰山下历代望族和书法世家出身的羊氏某人。
水牛山摩崖刻经在水牛山南半腰处一人工佛洞的左侧,有崖刻佛教经文一处。字大近尺,共52字,为北齐时作品。书体与《文殊般若碑》相仿,亦是隶楷兼蓄,然隶意稍浓,古朴浑厚,方圆兼用,为书法精品。唐时李白、颜真卿等俱来此观览。1979年《书谱》上刊载水牛山摩崖石刻及《文殊般若碑》评介,蜚声海内外。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

北齐文殊般若经碑 高清拓本